Search

左邊是現在學校的作業,右邊是大班自學時期媽媽教他的作業,很顯然自學期不但買錯練習本,而且要求太多。<...

  • Share this:

左邊是現在學校的作業,右邊是大班自學時期媽媽教他的作業,很顯然自學期不但買錯練習本,而且要求太多。

然後當時自己還以為已經很慢養。

在親子互動過程中,不斷的醒覺不斷改變,不斷努力的把整個教養的深度,拉深拉遠到15年後,來思考現在所想要架構跟鋪陳的一切。

看見孩子的心與能力,衡量孩子能做的,跟能突破的。當探索新知的慾望被滿足,剩下冗長無止盡,反覆又無趣的練習時,就是學習真正的挑戰,大部份的小孩都會怠惰,不願意寫字只是其中一環。

我孩子不喜歡寫字,但我從來沒怪他,我只讓他知道,這是「必須的」。

他有權利不喜歡,喜歡不喜歡不影響這件事的必須性。漸漸地,他就會明白,這件事跟小時候剛開始刷牙一樣,是一件無論喜不喜歡都還是要做的事,因為堅持,所以牙齒潔白沒有任何一顆蛀牙,所以非常喜歡笑,跟看牙醫。寫字呢?也是一樣,所以也許你可以選擇轉換自己的心情跟想法,讓自己因為成就感而不那麼討厭這件事。在拉彈性的過程,媽媽不免腎上腺素飆升,咬牙切齒握緊拳頭......,但,忍過就是我們的。

做的過程,我想方法幫他減輕痛苦。例如放置踏凳讓他踢腳,藉以取代前庭鈍感導致的自體刺激行為:扭不停的屁股;調整計時器,寫到一定程度,可以先暫時起來喝杯牛奶,做個體操......,然後再繼續,讓專注續航弱這件事,不成為太大的障礙。

如果拉長15年後來看現在,難道20歲的他還會屁股扭來扭去,吃飯沒人盯就不吃?或是寫兩個字就唉聲嘆氣戳鼻子眨眼睛,難道他還會不識字?

我們總是著眼於孩子要達到現階段學業上的高端成就,要符合一切規範跟標準尺度,其實如果能後退一點,會看得更清楚。多讓孩子洗碗,掃地、打掃,倒垃圾,培養主動跟積極,如果這些基本的他都不願意,還談什麼耐力跟成績,我兒子每天都要幫忙倒廚餘,因為,你是這個家的一份子,書是你要讀的,但家是一起住的。

讓孩子覺得自己能做到,他就會真的做到。

孩子工作記憶弱,我讓他每週重複寫相同的句子至少三次。例如週一寫的句子,當周的另外兩天也會分別重複寫一遍。

某晚當他掀開簿子,看見重複第三次的句子,突然生氣地大吼大叫:「為什麼妳把我寫好的 What’s your name 擦掉了?!為什麼要擦掉!昂昂昂......」

我問他,你知道這一句是What is your name喔?

(森七七)我知道啊,妳一直要我寫,我都知道了!

我馬上翻回前面給他看,媽媽沒有擦掉你寫的,你寫得很好,怎麼會擦掉呢,這是新的一頁,是你把句子的單字都記起來了,你看懂這句話了,有沒有覺得自己很棒?

成就感,是持續的動力。

孩子的英文老師每天都給他很多鼓勵,他回家告訴我,英文老師常常說他好棒,於是每天放學他都會跟媽媽「辣英文」,他在21世紀的英文老師也超棒,整個英文學習環境,一直都好開心(除了寫字會皺眉頭,但他還是覺得自己寫字很漂亮😂),求學的前端,我們走得慢,也打算慢慢走下去,我覺得我的孩子是晚熟型的,我跟爸爸都很在乎孩子生長需要的養份與空氣。

在學習的馬拉松賽道,希望他一路保有探索的熱情,對於一切的未知,心無畏懼,充滿勇氣。❤️

記者老梁:慢養哲學......,報導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小蝦麻麻的育兒日誌。
View all posts